• 北广精仪自动元件分析仪GDAT-S

    详细信息

     品牌:北广精仪  型号:GDAT-S  加工定制:是  
     频率范围:20Hz-2MHz  基本精确度:1%  电源类型:220V  
     外形尺寸:280 mm × 88 mm × 370 mm   

    自动元件分析仪
    阻抗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复数阻抗(包括幅值、相位角、实部、虚部等参数)的电子测试仪器,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、材料科学、生物医学及工业检测等领域‌。其核心原理基于相敏检测技术,通过同步测量被测器件的电压和电流,计算阻抗参数,并支持频率扫描与图形化显示‌。
    主要技术参数
    ‌频率范围‌:覆盖µHz至GHz(40Hz-110MHz,超高频型号可达1MHz-3GHz)‌。
    ‌阻抗范围‌:从µΩ(微欧)到Ω(太欧)‌。
    ‌测量精度‌:基本精度可达±0.05%-±0.08%‌。
    ‌功能特性‌:支持阻抗、电容、电感、介电常数等多参数测量,部分型号具备温度依赖性分析(-55°C至+150°C)‌。
    应用领域
    ‌电子元器件‌:电容器、电感器、电阻器的阻抗特性测试‌。
    ‌材料研究‌:压电陶瓷、聚合物、生物组织的介电常数与电导率分析‌。
    ‌工业检测‌:超声波换能器、蜂鸣片等器件的生产质量控制‌。
    与CR测试仪的区别
    ‌CR测试仪‌:通常采用单一频率测量,提供电容、电感、电阻的固定值‌。
    ‌阻抗分析仪‌:支持扫频测试,可生成阻抗-频率曲线,适用于动态特性分析‌
    阻抗分析仪的基本原理
    阻抗分析仪通过施加‌已知频率和幅度的交流信号‌到被测元件,同步测量其电压、电流的‌幅值比‌和‌相位差‌,从而计算复数阻抗(实部为电阻,虚部为电抗)‌。其核心原理基于‌欧姆定律‌和‌相敏检测技术‌,具体流程包括:
    ‌信号激励‌:仪器产生正弦波信号,通过测试夹具施加至被测对象‌。
    ‌同步检测‌:测量电压与电流的幅值及相位差,利用相敏技术分离实部(电阻)和虚部(电抗)‌。
    ‌参数计算‌:根据公式​结合相位差计算阻抗的模值和相位角‌。
    技术特性与测量模式
    ‌频率范围‌:覆盖µHz至GHz,支持40Hz-110MHz‌,高精度型号可达0.05%基本精度‌。
    ‌测量模式‌:
    ‌四线开尔文连接‌:消除接触电阻影响,适用于毫欧级小电阻测量‌。
    ‌扫频分析‌:通过频率扫描获取阻抗随频率变化的特性曲线‌。
    ‌等效电路模型‌:可推导电导、电容、电感等参数‌。
    典型应用场景
    ‌电子元件测试‌:如电容、电感、压电陶瓷的阻抗特性分析‌。
    ‌材料科学‌:评估介电材料、电池内阻等‌。
    ‌生物医学‌:生物组织阻抗测量(如细胞电特性)‌。
    阻抗分析仪校准步骤详解
    1. ‌校准前的准备工作‌
    ‌环境要求‌:确保测试环境温度、湿度稳定,避免电磁干扰(如关闭无线设备)‌。
    ‌设备检查‌:确认连接线无松动、氧化或损坏,使用高质量线缆以减少信号损耗‌。
    ‌预热仪器‌:开机后预热30分钟至1小时,消除热漂移影响‌。
    2. ‌校准流程‌
    ‌开路校准‌:断‌预热仪器‌:开机后预热30分钟至1小时,消除热漂移影响‌。
    2. ‌校准流程‌
    ‌开路校准‌:断开测试夹具,使电极处于开路状态,在仪器菜单中选择“Opn Circui”校准‌。
    ‌短路校准‌:将电极接触形成短路,选择校准,消除夹具残余阻抗‌。
    ‌负载校准‌:使用标准电阻/电容(如100pF、10pF)连接夹具,按提示完成“oad”校准‌。
    3. ‌校准后验证‌
    ‌标准器件测试‌:用已知值的标准器件(如1000Ω电阻)验证测量结果是否在范围内‌。
    ‌数据记录‌:保存校准数据,记录校准日期、环境条件及结果,便于后续追溯‌。
    4. ‌注意事项‌
    ‌定期校准‌:建议每年至少校准一次,高频使用或环境变化大时需缩短周期‌。
    ‌夹具补偿‌:若更换夹具或线缆,需重新校准以消除新引入的寄生参数‌。
    阻抗分析仪的校准周期
    阻抗分析仪的校准周期需根据仪器类型、使用频率及精度要求综合确定,以下为关键要点:
    ‌校准后的周期建议‌
    校准后,建议‌每年校准一次‌‌。若后续校准结果显示仍在允许范围内,可逐步延长至2年,但长不超过5年‌。
    期间需定期进行‌期间核查‌(如每季度或半年),若发现数据不稳定,需立即重新校准‌。
    ‌高频使用或高精度场景‌
    若仪器用于高频检测或对精度要求(如科研领域),建议缩短至‌半年一次‌‌。
    更换关键部件或维修后,必须重新校准‌。
    ‌校准周期的科学依据‌
    校准周期需平衡‌风险控制‌(避免超差)与‌经济性‌(降低校准成本)‌。
    参考校准实施日期(校准报告中的关键时间点)计算周期有效性‌。
     
    CR测试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电感、电容(C)、电阻(R)等电子元件参数的精密仪器,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、维修及科研领域。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施加交流信号并分析元件的阻抗特性,实现高精度参数测量。以下是其关键信息:
    1. ‌工作原理‌
    CR测试仪通过以下步骤完成测量:
    ‌信号生成‌:内部振荡器产生可调频率(通常20Hz-300kHz,型号达MHz级)的正弦波测试信号‌。
    ‌信号施加与检测‌:将信号施加至被测元件(DU),同步测量电压和电流响应‌。
    ‌矢量分析‌:计算复数阻抗(Z = v/i),分离实部(电阻R)和虚部(电抗X),根据X的正负判断元件类型(感性/容性/纯电阻)‌。
    ‌参数计算‌:输出主参数(C、R)及衍生参数(如品质因数Q、损耗因数D等)‌。
    2. ‌主要功能与特点‌
    ‌多参数测量‌:支持电感、电容、电阻及阻抗(Z)、导纳()等参数,部分型号可测Q值、D值、等效电路模型(串联/并联)‌。
    ‌高精度与宽频段‌:测试频率覆盖工频至30MHz,精度达0.02%-0.1%,支持直流偏置功能‌。
    ‌智能化操作‌:集成自动校准(开路/短路/负载)、量程切换、列表扫描(多频率点自动测试)及远程控制(如GPIB接口)‌。
    3. ‌典型应用场景‌
    ‌电子元件检测‌:如半导体器件、磁性材料、液晶单元的介电常数分析‌。
    ‌工业质量控制‌:电力设备(电抗器、变压器)参数测定,电解电容损耗评估‌。
    ‌科研与教育‌:高频元件(RF器件)特性研究,教学实验中的阻抗分析‌。
    4. ‌操作要点‌
    ‌校准‌:使用前需执行开路/短路校准以消除测试线‌。
    ‌测试设置‌:
    ‌频率选择‌:根据元件类型调整(如电解电容用100Hz-1kHz,功率电感用10kHz-100kHz)‌。
    ‌等效电路模式‌:高损耗元件选并联模型(Cp-Rp),低损耗元件选串联模型(-R)。
    ‌夹具选择‌:推荐四端开尔文夹具以减少接触电阻影响‌。
    5. ‌设备分类‌
    ‌数字电桥‌:传统CR电桥的数字化升级版,采用微处理器技术,精度更高‌。
    ‌精密CR测试仪‌:支持高频(如30MHz)、多参数同步显示,适用于应用‌。
     
    以下是CR电桥的标准操作流程,结合了仪器使用规范与校准要点:
    1. ‌开机与预热‌
    启动仪器后需预热15-30分钟,确保内部电路稳定,提升测量精度‌。
    2. ‌测试夹具连接‌
    使用四端开尔文夹具(Kvin cip)或专用测试座,确保引脚接触良好,避免寄生电容或接触电阻影响结果‌。
    对于MD元件,需选择匹配的探针或测试座‌。
    3. ‌参数设置‌
    ‌测试模式‌:根据元件类型选择(电感)、C(电容)、R(电阻)或Z(阻抗)模式‌。
    ‌测试频率‌:
    电解电容:100Hz-1kHz
    陶瓷电容:1kHz-100kHz
    功率电感:10kHz-100kHz
    RF元件:>100kHz‌
    ‌测试电平‌:根据元件阻抗范围选择(如10mV-2Vrm),避免信号过强导致元件损坏‌。
    ‌等效电路模型‌:高损耗元件(如电解电容)选并联模型(Cp-Rp),低损耗元件选串联模型(-R)‌。
    4. ‌校准操作‌
    ‌开路/短路校准‌:
    短路校准:短接测试夹具探针,按“HOR”键消除接触电阻和寄生电感‌。
    开路校准:断开探针连接,按“OPN”键消除分布电容干扰‌。
    ‌负载校准‌(部分仪器支持):使用标准件(如50Ω负载)进一步校准‌。
    5. ‌测量与数据记录‌
    将被测元件接入夹具,按下“测试”键启动测量‌。
    观察结果稳定性,若波动较大需检查连接或调整参数‌。
    通过UB/R-232接口连接电脑,使用配套软件保存数据‌。
    6. ‌结果分析‌
    对比元件标称值与测量值,判断是否在公差范围内‌。
    高频元件需关注Q值(品质因数)和D值(损耗因数)‌。
    注意事项
    校准频率建议每月一次,或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执行‌。
    测量小电阻(<1Ω)或高电阻(>1MΩ)时,需确保夹具清洁且校准充分‌。
     

    测试夹具选型关键因素
    ‌频率范围匹配‌
    根据被测元件的频率特性选择夹具,高频元件(如100kHz以上)需选用同轴夹具或顶针式夹具,低频测试(如5Hz-100kHz)可使用常规四端测试线‌。
    ‌元件封装适配‌
    ‌MD贴片元件‌:推荐带盒贴片测试线或顶针式夹具‌。
    ‌轴向/引脚元件‌:需搭配四端带卡夹具盒‌。
    ‌大面积元件‌:可参考镊子电桥夹具实现非接触测量。
    ‌精度与寄生参数控制‌
    四端对(Kvin连接)夹具能有效消除线缆寄生阻抗,提升小阻值(如毫欧级)或小电容(如皮法级)的测量精度‌。高频测试时需注意接地设计,抑制电磁干扰‌。
    ‌环境与安全要求‌
    高温/高湿环境需选择耐候性夹具,如电介质测试夹具(H26077)‌。
    高压测试(如±42V偏置)需确保夹具绝缘等级达标‌。
    操作建议
    ‌校准优化‌:使用前需执行开路/短路校准,补偿测试线损耗‌。
    ‌接触检查‌:定期清洁夹具触点,避免氧化导致接触不良‌。

  • 留言

    *详细需求:
    *手  机:
    联 系 人:
    电    话:
    E-mail:
    公  司:
    谷瀑服务条款》《隐私政策
  • 供应商的其他相关信息

    查看更多
北京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 地址: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十街1号院2号楼6层614
内容声明:谷瀑为第三方平台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,谷瀑(含网站、客户端等)所展示的商品/服务的标题、价格、详情等信息内容系由店铺经营者发布,其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店铺经营者负责。谷瀑提醒您购买商品/服务前注意谨慎核实,如您对商品/服务的标题、价格、详情等任何信息有任何疑问的,请在购买前通过谷瀑与店铺经营者沟通确认;谷瀑上存在海量店铺,如您发现店铺内有任何违法/侵权信息,请在谷瀑首页底栏投诉通道进行投诉。